余庆惬意地窝在床上,正沉浸于一本古籍《天地阴阳和合大乐赋》之中,在探秘远古人类繁衍的奇妙世界里遨游。
突然眼前被无尽黑暗吞噬,脑袋也似被重锤猛击剧痛袭来。
等到余庆悠悠转醒,眼前竟出现一位宫装美女,手持一柄长剑,冰冷的剑尖直指着他。
余庆心脏猛地一缩,寒意瞬间从脊梁攀升,冷汗如瀑,刷刷而下。
时间悄然流逝,他才惊觉这宫装美女宛如雕塑,纹丝不动。
这宫装美女虽有倾国倾城之姿,仪态万方之韵,可周身却散发着一种非活人的死寂气息。
余庆深吸一口气,鼓足勇气再次端详,这才发现竟是一尊白玉雕琢而成的玉像。
这玉像与常人大小无异,身上披着的破旧淡黄色绸衫,似有微风轻拂,微微颤动。
玉像那白玉脸庞的纹理间,竟隐隐晕染着一抹迷人的淡红,仿若少女娇羞,与常人肌肤毫无二致。
更令人称奇的是那双眸子,以黑宝石精心雕琢而成,宛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,莹然有光神采飞扬。
目光交错间,光彩幽然流转,也正因这灵动的眼眸,让玉像仿佛被赋予了生命。
“神仙姐姐?”
余庆只觉脑袋如被万千钢针猛刺,疼痛欲裂,一幅幅画面如失控的幻灯片般在脑海中疯狂闪过。
他恍然大悟,自己竟穿越到了天龙八部武侠世界,灵魂附身成了段誉。
这段誉是无可救药的痴傻呆萌。只因宫装美女玉像的鞋上绣着“磕首千遍,供我驱策,遵行我命,百死无悔”这十六个小字,就傻乎乎地恭恭敬敬磕了一千个头。
等到他磕完一千个头,想要起身时腰间酸软无力,一个踉跄后仰摔倒,脑袋重重磕在石头上一命呜呼。
余庆的灵魂恰在此时穿越时空,完美融合进段誉的躯壳之中。
“承你之身,借你之命,此后我便是段誉。”
余庆心中念头急转,神情肃穆郑重起誓发愿。
刹那间他的脑袋仿佛被一阵舒爽清凉的灵泉涤荡,只觉与段誉的灵魂肉体已彻底交融不分彼此。
余庆缓缓起身,将手探入那破裂的小蒲团之中,只觉触手之处一片柔滑,原来是个绸包。
他右手轻轻取出绸包,左手赶忙伸过去稳稳拿住,而后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至胸前。心下不禁暗忖:
“段誉这呆子,实在迂腐得紧,何须磕足一千个头?直接破开蒲团不就了事。”
余庆微微摇头,嘴角浮起一抹无奈苦笑。
这呆子的老实本分,在这波谲云诡的江湖之中,倒也算一股清流,不过也正因如此,方能撞上这等逆天机缘。
换做旁人谁能料到这毫不起眼的蒲团之内,竟隐匿着足以搅动江湖风云的绝世神功?
余庆收敛思绪,开始仔细端详手中的绸包。只见这绸包约有一尺长短,白绸之上,几行灵动的细字跃入眼帘:
“汝既磕首千遍,自当供我驱策,终身无悔。”
“供你驱策?哼,好大的口气,倒是想得美。”
余庆心中冷哼一声,面色微沉,
“逍遥派内乱象丛生,姐妹相残犹如鬼魅夜行,师徒相杀仿若恶魔反噬,所谓的孝悌忠信,早已被他们抛诸脑后弃如敝履。
逍遥子当年对丁春秋悉心教诲,倾囊相授数十载武功,本以为能得一衣钵传人延续门派荣光,怎料最终却被这忘恩负义的逆徒偷袭,落得个瘫痪在床的凄惨下场,实在是可悲可叹,令人唏嘘不已。”
余庆忍不住轻声吐槽,似是要将心中的愤懑一吐为快,视线继续下移:“此卷为我逍遥派武功精要,每日卯午酉三时,务须用心修习一次,若稍有懈惰,余将蹙眉痛心矣。”
“这李秋水惯会玩弄人心,骗人的手段可谓登峰造极,连督促练功都使这般欺诈手段,当真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。”余庆撇撇嘴满脸不屑继续看了下去。
“神功既成,可至琅嬛福地遍阅诸般典籍,天下各门派武功家数尽集于斯,亦即尽为汝用。勉之勉之。”
“琅嬛福地如今在姑苏王家,待神功练成若想提升武艺,倒是值得一去。天山折梅手能融合诸般武学,恰似百川归海的确奇妙无比,有此神技傍身,行走江湖便多了几分底气。”
余庆喃喃自语,目光流转似在憧憬神功大成后的威风凛凛。他的目光一转,落在了最后一行字上:
“学成下山,为余杀尽逍遥派弟子,有一遗漏,余于天上地下耿耿长恨也。”
“哈哈,这李秋水莫不是失心疯了?她自己便是逍遥派弟子,竟颁布江湖追杀令,连自己都不放过,果真是个心狠手辣、丧心病狂的狠人。这般作为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,真不知她临死之际,可曾有过一丝悔意?”
余庆不禁哑然失笑,对这李秋水的行径深感荒谬绝伦,只觉这逍遥派的恩怨情仇,好似一团乱麻,剪不断理还乱。
余庆怀着一丝激动与好奇,轻轻打开绸包,目光所及之处,一个卷成一卷的帛卷,安静地躺在其中。
他小心翼翼地将帛卷展开,目光瞬间被第一行那“北冥神功”四字牢牢吸引,笔锋刚劲有力,又透着几分娟秀之美,与绸包外的字迹显然出自同一人手笔。
“《庄子》‘逍遥游’有云:‘穷发之北有冥海者,天池也。有鱼焉,其广数千里,未有知其修也。’”
此句一出,余庆仿佛能看到那北方极远之地的冥海,浩渺无垠,其中巨鱼横游,不见首尾。文字中蕴含的磅礴景象,让人心生敬畏。
“又云:‘且夫水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舟也无力。覆杯水于坳堂之上,则芥为之舟;置杯焉则胶,水浅而舟大也。’”
余庆轻声诵读,思索着其中深意。水之深浅与舟之承载,恰似内力与武功招数的关系。
“是故本派武功,以积蓄内力为第一要义。”
内力如同大厦之基石,是一切的根本。余庆心中明悟,内力深厚方能以力压人,内力浅薄连别人的防御都无法打破,少林寺扫地僧三尺气墙三尺之内纵横无敌。
“内力既厚,天下武功无不为我所用,犹之北冥,大舟小舟无不载,大鱼小鱼无不容。”
这是何等的霸气与自信!余庆的眼神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,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凭借深厚内力,驾驭诸般武功,驰骋江湖的场景。
“是故内力为本,招数为末。以下诸图,务须用心修习。”
余庆深吸一口气,知道接下来的这些图,才是通往绝世神功的关键路径,心中涌起一股决然之意,定要将这北冥神功修炼有成。